第33章(2 / 2)

桃花醋 小醋 2557 字 2个月前

燕恣又恭维了几句,燕成璋这才满意地走了。

看着他的背影,燕恣做了个鬼脸,跑入了宣华殿。

她是宣华殿的常客了,侍卫和宫人们见了她也没有阻拦,荣公公正守在御书房的门外,一见她便抬手示意,她立刻放轻了脚步。

从房门外看去,里面站着好几个王公大臣,显然正在商讨正事。

荣公公压低声音道:“公主殿下今日怎么这么晚才来?陛下早上都张望了好几回。”

燕恣吐了吐舌头:“我怕父皇日日看见我心烦。”

荣公公笑了:“只怕陛下看不到公主才会心烦呢。”

两个人正说着,里面燕伯弘咳嗽了两声道:“是小恣吗?进来。”

燕恣应了一声,快步朝里走去,乖巧地站到了燕伯弘的身后,打量起房间里的人来。

站在上首的是三位年长的大臣,一个眉眼和霍言祁有几分相似,想必就是宁国公霍安庆,而另一个个子稍矮,眉目沉肃,看这年纪应该是中书令傅泽行傅大人,最左边的一位她曾见过一面,是俞淑妃的父亲安国公。除了这三位,后面还有几名大臣,最末尾站着卫予墨。

燕恣心里高兴,侧过脸来冲着卫予墨眨了眨眼,她挑在这个时候来,正是在想着能不能顺路碰上他。

卫予墨的眼中一亮,情不自禁地盯着她瞧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,骤然垂首避开了她的视线。

燕伯弘轻咳了一声道:“难得你们都在这里,朕让成璋回避,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,安国公上奏说成璋和允彧的年纪也不小了,是时候该分封了,你们觉得如何?”

燕恣心里咯噔了一下,坏了,她怎么赶在这个时候进来?还能溜走不……

早在她受封公主的消息一传出,青舟便在她耳边唠叨了,说陛下对她荣宠无双,居然在两个皇子还没封王前便受封。

怪不得,今日除了平国公省亲未到,整个大梁里面最德高望重的三位国公到了两个,撇开卫予墨不说,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也来了好几位。

在座大梁的栋梁之才都一溜儿地发表了意见,没什么新鲜的,差不多都是附和安国公的意见,两位殿下已经成年,尤其是燕成璋,这些年来辅助燕伯弘,在民生和吏治中颇有建树,理应封王。

燕恣心不在焉地听着,燕成璋的事情,她能躲多远就躲多远,她早就想好了,万一哪一日燕成璋要坐上这把龙椅,她就提前请旨去自己的封地,和京城隔了千山万水,燕成璋总不至于来折腾她吧?再不济,她就金蝉脱壳,远走高飞,到了那时候,总没有这么多人让她在心里惦记了。

四周忽然安静了下来,燕恣回过神来,这才发现,屋里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。

“怎么,人来看朕了,魂没跟着来吗?”燕伯弘略带责怪地看着她,“朕在问你,你在宫中也有些时日了,对两个皇兄有何看法?”

☆、第四十三章

真是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,燕恣眼睛一眨,四两拨千斤,把自己撇了个一干二净:“我和两位皇兄相处时日不多,但他们看起来都很好很厉害,比我强多了。”

燕伯弘看着她,眼神深邃,仿佛洞穿了她心中所想。

燕恣心中愧疚,难道真的是环境逼人吗?她居然也学会了左右逢源,明哲保身。

燕伯弘重新看向了朝臣,示意站在最末尾的卫予墨,让他也发表意见。

卫予墨恭谨地道:“大殿下宽仁聪慧,相比二殿下起来成熟稳重,的确有陛下的风范,只不过……”

他顿了顿,前面的几名大臣都朝着他看了过来。

“只不过大殿下有些事情上稍过急躁了些,想必年岁日长,必能更有建树。至于分封事宜,陛下想必早有腹稿,臣就不多置喙了。”卫予墨不疾不徐地道。

燕伯弘的眼中不易察觉地露出了一丝赞赏,点头道:“你们是不是都觉得朕对成璋太苛刻了?今年都二十有三了,连个封号都还没有。”

安国公连忙否认:“臣万万没有此意,陛下对大殿下寄予厚望,多加磨砺的确是应该的。”

燕伯弘叹了一口气道:“成璋自幼聪慧,处事果断,但心绪上的确如予墨所言,贪功急进,不够沉稳,识人上也容易一叶障目,以偏概全。朕对他的期望甚高,俞卿你是他的外祖,还需多加提点督促。”

安国公立刻应声点头。

“至于允彧,他的年岁尚轻,行为跳脱,还需些时日打磨,小恣。”燕伯弘又点了燕恣的名字。

燕恣正听得津津有味,骤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楞了一下:“你和他是双生兄妹,应当心有灵犀,叫他要认真习武从文,早日到朝中来减轻朕和你大皇兄的负担。”

这怎么心有灵犀啊?

燕恣真想揪着燕伯弘问一问。

“着礼部行封王一事吧,”燕伯弘淡淡地道,“你们都退下吧。”

眼看着卫予墨走出了屋子,还没等燕伯弘出声呢,燕恣便哧溜一下出了门,留下一句便没了影:“父皇你先批奏折,我找予墨有点事情,去去就来。”

卫予墨走得很慢,燕恣没几步便追上了,拽着他在一棵老槐树下,一五一十地和他说起了自己和曲宁的计划。

“你可欠我一回,没当成我的夫子,让你免费辛苦个一两天总成吧?”燕恣期盼地看着她。

卫予墨听得十分高兴:“你的想法真是太妙了,如果能成,对那些流民不亚于再生父母。我能为之尽绵薄之力,不胜荣幸。”

“你也觉得这个主意好?”燕恣努力抿紧嘴唇,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得意,“我还有个主意,你听听怎么样。”

燕恣把洛安山庄中的佃户正在试验种双季稻、忙农活、开渠蓄水的事情一一道来:“曲宁请了两个农活的高手,我琢磨着,光口耳相传太可惜了,你们读书人有没有法子,派个人一起去跟着记录一下,到时候编撰成册,岂不是一件大好事?”

卫予墨呆了呆,眼中忽然跳动起摄人的光芒来。

彼时士农工商,农户的地位很是微妙,历朝历代,但凡明君,都以农为本,注重民生,农业发展好了,社稷便稳定富足。燕恣此举,便意在把各地农事的妙招都收集起来,可以让农户们扬长避短、对症下药。

“不光是你们洛安山庄的,还可以广传天下,让大梁各地的农活高手都把自己的经验上报收集,然后验证,最后作为一本全大梁农林渔耕的百科全书。”卫予墨喃喃地道。

“对,予墨你的主意更妙。”燕恣不得不佩服了起来,卫予墨的主意,覆盖面更广更大。